土著人民,特别是有残疾人社区的成员,已经意识到有必要考虑减少灾害风险。加拿大毁灭性的森林大火和厄瓜多尔强震仅仅只是最新的提醒,提醒土著人民灾害对其的巨大影响以及他们在准备、预防和应对灾害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上周五刚结束的为期两周的联合国土著问题常设论坛使政府和民间社会代表能共同探讨问题。
Pratima Gurung女士,残疾土著人全球网络和尼泊尔全国残疾土著妇女协会的代表,注意到在她国家发生7.8级地震后恢复和重建的进程十分缓慢。她提醒论坛有许多人因地震致残,残疾的土著人民,尤其是女人和小孩的情况仍然十分糟糕。她说,全球范围内有54万个土著残疾人。虽然在大多数国家有关土著人或者残疾人的数据还没被系统地收集,但一些组织如国际助残协会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就进行了报道,称残疾人数量增长了20%左右,而在2010年的海地地震导致了4000-6000起截肢手术。
Gurung女士敦促政府和联合国机构实施《仙台减灾框架》--由国际社会在去年3月通过的一个全方位的协议。她强调,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后重建应当建立在尊重土著人民的“文化敏感性和自由事先知情同意”的基础上。
历时15年的《仙台减灾框架》具有高度包容性,重点关注残疾人、妇女和土著人民,以确保特别是在恢复过程中没有人掉队。该框架为与土著人民的正式合作创造了机会,包括通过传统知识在灾害风险评估、在政策的发展与实施中的应用,也就是去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传统、土著和地方知识力量”。
它也特别注重土著知识对于早期预警的重要性。在论坛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北极地区,土著人民是社区网络的一部分,监测着在港口通行的船舶和小船是否有需要紧急援助的迹象。他们还追踪环境变化,如冰雪融化和动物迁徙的模式。在北极,永久冻土的融化会给当地带来灾难,但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进一步加剧冻土的融化。
《仙台减灾框架》还旨在减少文化和环境资产的损失,其各项规定连同2007年通过实施的《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能够与土著人民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的复原力建设。
来源:Premium Official News
时间:2016.6.1